清明節前后是移栽秧苗的黃金時段。4月6日至8日,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開展水稻秧苗移栽工作。

連日來,在紅河州蒙自市草壩鎮富民村四組田塊里,80余名村民忙著進行超級雜交水稻移栽。他們嫻熟地將秧盤放入插秧機,隨著機器的隆隆聲,一株株秧苗被移栽至大田,定距、分秧等一系列插秧工作同步展開。

今年,蒙自示范基地繼續采用“人工+機械”定量精確栽培和精準定量施肥技術,2000盤秧苗如穿針繡花般精細地栽種在100畝水田中。在移栽現場,省農業科學院的專家對秧苗栽插的深度、株距、行距等技術指標進行檢查指導,為豐收打下堅實基礎。

蒙自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楊柳梅介紹,今年主要是運用超級雜交水稻“卓兩優1126”進行試種,百畝試驗田的攻關目標是突破畝產1200公斤大關。

“卓兩優1126”是去年蒙自示范基地進行試種的超級雜交水稻品種之一,在去年小面積試種中表現優異,測算畝產超過1200公斤。(記者 饒勇 通訊員 張坤 曹凡喜)

編輯:王開妍
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“央廣網”客戶端。歡迎提供新聞線索,24小時報料熱線400-800-0088;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“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”線上投訴。版權聲明: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。轉載請聯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。
長按二維碼
關注精彩內容